乐嗟苦咄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lè jiē kǔ duō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高兴时招唤,不高兴时责骂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《鹖冠子·博选》:“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,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对人的态度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樂嗟苦咄

乐嗟苦咄相关查询

乐嗟苦咄成语接龙

  1. 咄咄逼人:咄咄:使人惊奇的声音。形容气势汹汹,盛气凌人,使人难堪。也指形势发展迅速,给人压力。
  2. 咄咄怪事:表示吃惊的声音。形容不合常理,难以理解的怪事。
  3. 咄嗟便办:咄嗟:一呼一诺之间,形容时间短。比喻马上就办到。
  4. 咄嗟叱咤:咄嗟、叱咤:发怒时大声呵叱、吆喝。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。
  5. 咄嗟立办:咄嗟:一呼一诺之间,形容时间短。比喻马上就办到。
  6. 咄嗟之间:一呼一诺之间,表示时间极短。
  7. 咄咄书空: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
乐嗟苦咄的意思高兴时招唤,不高兴时责骂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。

乐嗟苦咄类似的成语

  • 多愁多病

    多愁多病[ duō chóu duō bìng ]

    解释: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。

    出处:宋·柳永《倾杯词》:“早是多愁多病,那堪细把旧约前欢重看。”

  • 多愁善感

    多愁善感[ duō chóu shàn gǎn ]

    解释:善:容易。经常发愁和伤感。形容人思想空虚,感情脆弱。

    出处: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
  • 多难兴邦

    多难兴邦[ duō nàn xīng bāng ]

    解释:邦:国家。国家多灾多难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,战胜困难,使国家强盛起来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邻国之难,不可虞也。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无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”

  • 多此一举

    多此一举[ duō cǐ yī jǔ ]

    解释:指多余的,没有必要的举动。

    出处:清·侯方域《南省策》:“而况于避影匿形,惟恐多此举,以身累者乎?”

  • 乐嗟苦咄

    乐嗟苦咄[ lè jiē kǔ duō ]

    解释:高兴时招唤,不高兴时责骂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。

    出处:《鹖冠子·博选》:“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,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。”

  • 书空咄咄

    书空咄咄[ shū kōng duō duō ]

    解释:为叹息、愤慨、惊诧的的典实。

    出处:语出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、黜免》:“殷中军被废,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。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
  • 夺眶而出

    夺眶而出[ duó kuàng ér chū ]

    解释:眶:眼眶。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。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五:“那忍住了半天的酸泪夺眶而出,再也止不住了。”

  • 怪事咄咄

    怪事咄咄[ guài shì duō duō ]

    解释:表示吃惊的声音。形容不合常理,难以理解的怪事。同“咄咄怪事”。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