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wèi)
(zhēnɡ)

拼音
[ wèi zhēnɡ ]
注音
[ ㄨㄟˋ ㄓˇ ]
简体
魏徵
繁体
魏徵(580-643)
五笔
tvr tmgt (580-643)
英语翻译
Wei Zheng (580-643)​, Tang politician and historian, notorious as a critic, editor of History of the Sui Dynasty 隋書|隋书
德语翻译
Wei Zheng
法语翻译
Wei Zheng (Eig, Pers, 580 - 643)​
更新

魏徵词语解释

⒈  唐初政治家。字玄成,钜鹿(今河北巨鹿西北)人,后移居相州内黄(今河南内黄西)。隋末参加瓦岗军,后又被窦建德重用。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,太宗即位后,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,参预朝廷大事。先后上谏二百多次,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,“居安思危”。

魏徵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人名。(西元580~643)​字玄成,唐曲城(今山东省掖县)​人。太宗时拜谏议大夫、检校侍中,谏诤剀切,累官至左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。后总修周、隋等史,多所损益,时称良史。以疾卒于官,谥文贞。

魏徵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 zhēng,zhǐ 部首笔画 15

    徵zhǐ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5”。徵zhēng见“征”③徵⑦。笔画数:15;部首:彳;笔顺编号:332252111213134

  • 拼音 wèi 部首笔画 17

    魏wèi古代宫门上的楼台:魏阙(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,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,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)。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北部、陕西省东部、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。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。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:北魏。魏碑(北朝碑刻的统称)。姓。笔画数:17;部首:鬼;笔顺编号:312345313251135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