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一而不可再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kě yī ér bù kě zài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再:两次或第二次。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明·归有光《菎山县倭寇始末书》:“劝借可暂而不可常,可一而不可再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戒生曰:‘事可一而不可再。’生不应而归。”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可一而不可再相关查询

可一而不可再成语接龙

  1. 再接再厉:接:接战;厉:磨快,引伸为奋勉,努力。指公鸡相斗,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。比喻继续努力,再加一把劲。
  2. 再三再四:重复好几次。
  3. 再生父母: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,多指救命的恩人。
  4. 再造之恩:再造:再生。象救了自己性命那样大的恩德。
  5. 再作冯妇:再作:重做;冯妇:人名。比喻再干旧行业。
  6. 再不其然:犹言再不然。
  7. 再接再历:用以指继续努力,坚持不懈。同“再接再砺”。
  8. 再接再砺:接:交战;砺:磨砺。原谓鸡再磨嘴,然后再相斗。后用以指继续努力,坚持不懈。
  9. 再衰三涸:形容士气越来越低落,不能再振作。
  10. 再作道理: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。同“再做道理”。
  11. 再做道理: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。
  12. 再衰三竭:竭:尽。指力量一再消耗,已经衰减耗竭。
  13. 再生之德:指救命的恩德
  14. 再当冯妇:晋国人冯妇,善于打虎,后来不干了。有一次看见一群人在捉老虎,但不敢向前。于是他上前去打。比喻重操旧业
  15. 再蹈覆辙:再:重复;蹈:踩、踏;辙:车迹、道路。重复走翻车的道路,指不接受教训
  16. 再合余烬:合:汇聚;余烬:烧剩的灰烬,引申为战败后的残余士卒。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接着干

可一而不可再的意思再:两次或第二次。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

可一而不可再类似的成语

  • 一而再,再而三

    一而再,再而三[ yī ér zài,zài ér sān ]

    解释:再:第二次。一次又一次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多方》:“至于再,至于三。”《荡寇志》一○九回:“那厮必然再用此法,一而再,再而三,我其危矣。”

  • 一而二,二而三

    一而二,二而三[ yī ér èr,èr ér sān ]

    解释:由一至二,由二至三。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八回:“因此一而二,二而三,反复推求了去,真不知此时此际,欲为何等蠢物,杳无所知,逃大造,出尘网,便可解释这段悲伤。”

  • 知一万毕

    知一万毕[ zhī yī wàn bì ]

    解释:指理解本质,万事尽通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天地》:“通于一而万事毕。”

  • 至再至三

    至再至三[ zhì zài zhì sān ]

    解释: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多方》:“我惟时其教告之,我惟时其战要囚之,至于再,至于三,乃有不用我降尔命,我乃其大罚殛之!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妾隔帘故邀其满引,至再至三,终不肯出。”

  • 从一而终

    从一而终[ cóng yī ér zhōng ]

    解释:丈夫死了不再嫁人,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。

    出处:《周易·恒》:“曰妇人贞洁,从一而终也。”

  • 一而二,二而一

    一而二,二而一[ yī ér èr,èr ér yī ]

    解释:两件事看似不同,实际上却相同。

    出处:明·罗懋登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九回:“天子神仙,一而二,二而一,岂有三茅祖师之印,陛下用不得之理?”

  • 大福不再

    大福不再[ dà fú bù zài ]

    解释:福:幸福;再:第二次。大福不会再次来临。指幸运的事情不可期望再来

    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大福不再,祗取辱焉。”

  • 虚一而静

    虚一而静[ xū yī ér jìng ]

    解释: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

    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解薮》:“心何以知?曰:虚一而静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