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虚公子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píng xū gōng zǐ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凭:依托。比喻假设的人或事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有凭虚公子者,心奓体忲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凭虚公子就是子虚先生

  • 近义词

    子虚公子

  • 反义词

    莫逆之交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假设的人或事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凴虚公子

凭虚公子成语典故

西汉时期,司马相如写的《子虚赋》深得汉武帝的喜爱。《子虚赋》讲楚王派子虚去访问齐王。齐王率全国游猎能手陪同子虚外出打猎。子虚竭力向陪同的乌有先生吹嘘楚王的游猎盛况,故意贬低齐王。乌有先生立即替齐王辩驳,向子虚发难。详情>>

凭虚公子相关查询

凭虚公子成语接龙

  1. 子虚乌有:子虚:并非真实;乌有:哪有。指假设的、不存在的、不真实的事情。
  2. 子曰诗云:子:指孔子;诗:指《诗经》;曰、云:说。泛指儒家言论。
  3. 子子孙孙:子孙后裔;世世代代的意思。
  4. 子女玉帛:原指人民与财产。后用以泛指财物、美女。
  5. 子为父隐: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。
  6. 子孝父慈: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“父慈子孝”。
  7. 子丑寅卯:四个地支。多指事理。
  8. 子夏悬鹑:鹑: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。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,衣服破烂打结,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。形容人衣衫褴褛,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,安贫乐道。
  9. 子承父业: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
  10. 子罕辞宝: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
  11. 子继父业: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
  12. 子皆豚犬:豚:小猪。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
  13. 子母相权:子母: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,轻的为子。比喻轻重并行,维持一定的平衡
  14. 子不语怪: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
  15. 子孙后代: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
  16. 子孙后辈: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
  17. 子女金帛:子女:指年轻的男女奴婢。指人民和财物。也泛指财物、财产

凭虚公子的意思凭:依托。比喻假设的人或事。

凭虚公子类似的成语

  • 东墙处子

    东墙处子[ dōng qiáng chǔ zǐ ]

    解释:指邻居的处女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,则得妻;不搂则不得妻;则将搂之乎?”

  • 读书种子

    读书种子[ dú shū zhǒng zǐ ]

    解释: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

    出处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书种文种》:“山谷云:‘士大夫子弟,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,有才气者出,便当名世矣。’”

  • 戴高帽子

    戴高帽子[ dài gāo mào zǐ ]

    解释:吹捧、恭维别人。

    出处: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熊安生》:“道晖好着高翅帽、大屐,州将初临,辄服以谒见。仰头举肘,拜于屐上,自言学士比三公。”

  • 弹丸黑子

    弹丸黑子[ dàn wán hēi zǐ ]

    解释:比喻极小。亦作“弹丸黑志”。

    出处:语出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地惟黑子,城犹弹丸。”

  • 读书君子

    读书君子[ dú shū jūn zǐ ]

    解释: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。

  • 断线鹞子

    断线鹞子[ duàn xiàn yào zǐ ]

    解释:犹言断线风筝。鹞子,指纸鸢,鸟形风筝。

    出处:《醒世恒言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若是这厮识局知趣,见机而作,恰是断线鹞子,一般再也不来,落得先前受用一番,且又完名全节。”

  • 二三君子

    二三君子[ èr sān jūn zǐ ]

    解释:犹二三子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主晋祀者,非君而谁,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。”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,遣近臣奉指衔命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,冀得废遗。”

  • 心奓体忲

    心奓体忲[ xīn chǐ tǐ tài ]

    解释:奓:通“侈”,奢侈;忲:通“泰”,过度。心志放逸,身体骄纵

    出处: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有凭虚公子者,心奓体忲,雅好博古,学乎旧史氏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