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文化风俗的成语

更新:
形容文化风俗的成语:百里异习、比屋而封、比户可封、采风问俗、东西南北、断发纹身、断发文身、敦世厉俗、方土异同、肥冬瘦年、风俗人情、风俗习惯、风通道会、俯仰随俗、改俗迁风、广袖高髻、化民易俗、化民成俗、毁风败俗、极重不反、极重难返、积重难返、…
  • 极重难返

    极重难返[ jí zhòng nán fǎn ]

    解释:犹积重难返。指长期形成的风俗、习惯、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。用于消极方面。

    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苏松二府田赋之重》:“此固其极重难返之势,始于景定,讫于洪武,而征科之额,十倍于绍煕以前者也。”

  • 绝国殊俗

    绝国殊俗[ jué guó shū sú ]

    解释:绝国:异国。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《文子·精诚》:“天下莫不仰上之德,象主之旨,绝国殊俗,莫不重译而至,非家至而人见之也。”

  • 披发文身

    披发文身[ pī fà wén shēn ]

    解释: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。头发披散,身刺花纹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”

  • 人情世故

    人情世故[ rén qíng shì gù ]

    解释:为人处世的道理。

    出处: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三十回:“正是人情世故,转面炎凉。”

  • 伤风败俗

    伤风败俗[ shāng fēng bài sú ]

    解释:伤、败:败坏。指败坏社会风俗。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论佛骨表》:“伤风败俗,传笑四方,非细事也。”

  • 世外桃源

    世外桃源[ shì wài táo yuán ]

    解释: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、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。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。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。

    出处:晋·陶潜《桃花园记》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,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。

  • 一举一动

    一举一动[ yī jǔ yī dòng ]

    解释:指人的每一个动作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四回:“可见古人一举一动,莫不令人归于正道,就是游戏之中,也都寓著劝世之意。”

  • 应有尽有

    应有尽有[ yīng yǒu jìn yǒu ]

    解释:该有的全都有。形容很齐全。

    出处:《宋书·江智渊传》:“人所应有尽有,人所应无尽无,其江智渊乎!”

  • 比户可封

    比户可封[ bǐ hù kě fēng ]

    解释: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用以泛指风俗淳美。

    出处:见“比屋可封”。

  • 改俗迁风

    改俗迁风[ gǎi sú qiān fēng ]

    解释: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

    出处:《梁书·何胤传》:“兼以世道浇暮,争诈繁起,改俗迁风,良有未易。”

  • 被发文身

    被发文身[ pī fà wén shēn ]

    解释:被发:散发;文身:身上刺花纹。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。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。”

  • 风通道会

    风通道会[ fēng tōng dào huì ]

    解释:风:风俗,风气;通:通“同”,共同;会:共同。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

    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十二年》:“晋王与君邻藩,虽山河阻绝,风通道会,故来修好,君何怪焉!”

  • 多姿多彩

    多姿多彩[ duō zī duō cǎi ]

    解释:形容颜色形态多样、生活丰富多彩。

  • 柔情似水

    柔情似水[ róu qíng sì shuǐ ]

    解释:柔情:温柔的感情。像水一样温柔细腻

    出处:宋·秦观《鹊桥仙》:“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”

  • 方土异同

    方土异同[ fāng tǔ yì tóng ]

    解释:方土:指各地形胜物产人情。指各地的风土人情及地形物产等共同点和不同点

    出处:《晋书·王浑传》:“令中书指宣明诏,问方土异同,贤才秀异,风俗好尚,农桑本务。”

形容文化风俗的词语(2个)

  • 俯仰随俗俯仰:低头,抬头,指一举一动。举止言谈随和着社会的风俗习惯。
  • 六合同风六合:指上下和东西南北,泛指天下。古指天下各处的风俗教化完全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