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耳朵听的远成语大全

更新:
形容耳朵听的远成语大全:避人耳目、闭目塞耳、不堪入耳、不知不觉、不绝于耳、不问不闻、不闻不问、长目飞耳、充耳不闻、出口入耳、传闻异辞、垂头塞耳、垂耳下首、当耳旁风、当耳边风、盗铃掩耳、盗钟掩耳、道听耳食、颠倒错乱、鼎铛有耳、东风射马耳、东风…
  • 东风马耳

    东风马耳[ dōng fēng mǎ ěr ]

    解释: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》诗:“世人闻此皆掉头,有如东风射马耳。”

  • 东风过耳

    东风过耳[ dōng fēng guò ěr ]

    解释: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,充耳不闻,无动于衷。同“东风射马耳”。

    出处:清·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:“学生在美国……绝无敬师之礼,对于新监督之训,若东风之过耳。”

  • 杜耳恶闻

    杜耳恶闻[ dù ěr è wén ]

    解释:塞住耳朵不愿听。

    出处: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中》:“怀忠抱直之人,虚心谒见;便佞诡随之说,杜耳恶闻。”

  • 顿足捩耳

    顿足捩耳[ dùn zú liè ěr ]

    解释: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。

    出处:宋·王銍《默记》卷上:“晋公候于阁门,见其甚久。则顿足捩耳云:‘无及矣。’”

  • 耳目昭彰

    耳目昭彰[ ěr mù zhāo zhāng ]

    解释:昭彰: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众人已听到和看到,十分明显。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无法藏匿。

    出处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七回:“却说刑部审问过,见耳目昭彰,料难隐瞒,十分为过学士不安,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。”

  • 耳濡目染

    耳濡目染[ ěr rǔ mù rǎn ]

    解释:濡: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
  • 耳软心活

    耳软心活[ ěr ruǎn xīn huó ]

    解释: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,就是相信别人的话。

    出处: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,实指望能救,只是迎春语言迟慢,耳软心活,是不能做主的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

  • 耳鬓斯磨

    耳鬓斯磨[ ěr bìn sī mó ]

    解释:鬓: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;厮:互相。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(多指小儿女)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9回:“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,耳鬓斯磨,从今一别,纵得相逢,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。”

  • 耳闻目睹

    耳闻目睹[ ěr wén mù dǔ ]

    解释:闻:听见;睹:看见。亲耳听到,亲眼看见。

    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:“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”

  • 耳聪目明

    耳聪目明[ ěr cōng mù míng ]

    解释:形容头脑清楚,眼光敏锐。

    出处:《周易·鼎》:“耳目聪明。”

  • 耳食之谈

    耳食之谈[ ěr shí zhī tán ]

    解释:耳食:以耳吃食,指不加审察,轻信传闻。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始终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
  • 耳闻目击

    耳闻目击[ ěr wén mù jī ]

    解释:击:接触。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

    出处:宋·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回刘汀州书》:“仆不佞,于世之杰士仁人,……皆耳闻目击,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,遂得附名骥尾,以诏不朽,岂非幸欤!”

  • 耳视目听

    耳视目听[ ěr shì mù tīng ]

    解释:用耳朵看,用眼睛听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

    出处:《列子·仲尼》:“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,得聃之道,能以耳视而目听。”

  • 耳闻目见

    耳闻目见[ ěr wén mù jiàn ]

    解释: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。

   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夫信谤之徵,有如影响;耳闻目见,其事已多,或乃精诚不深,业缘未感,时傥差阑,终当或报耳。”

  • 耳红面赤

    耳红面赤[ ěr hóng miàn chì ]

    解释:耳朵和面部都红了。形容过于用力、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。

    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1回:“忽见禁子走来,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。倪完吃了一惊,不觉耳红面赤。”

形容耳朵听的远词语大全(1个)

  • 颠倒错乱颠倒:本末倒置;错乱:错杂混乱。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,完全失去正常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