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不说重要的成语

更新:
形容不说重要的成语:碍口识羞、闭口不谈、闭口藏舌、闭口结舌、闭目塞听、闭口不言、闭口无言、闭目塞聪、闭明塞聪、不声不响、不置可否、不闻不问、词不逮理、点手划脚、杜口结舌、杜口无言、加油加醋、缄口不言、缄口结舌、缄口无言、结舌钳口、结舌杜口、…
  • 碍口识羞

    碍口识羞[ ài kǒu shí xiū ]

    解释:碍口:说不出口。指怕羞而不说话。

    出处:《石点头·潘文子契合鸳鸯冢》:“这事关系你终身,肯与不肯,明白说出,莫要碍口识羞,两相耽误。“

  • 闭口不言

    闭口不言[ bì kǒu bù yán ]

    解释:紧闭着嘴,什么也不说。

    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刺复》:“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,倪大夫闭口不言。”

  • 闭口藏舌

    闭口藏舌[ bì kǒu cáng shé ]

    解释:闭着嘴不说话。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。

    出处:五代·冯道《舌》 诗:“口是祸之门,舌是斩身刀。闭口深藏舌,安身处处牢。”

  • 闭目塞听

    闭目塞听[ bì mù sè tīng ]

    解释:闭上眼睛不看,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闭目塞聪,爱精自保。”

  • 不置可否

    不置可否[ bù zhì kě fǒu ]

    解释:置:放,立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行,也不说不行。指不表明态度。

    出处: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无所可否。”

  • 闭口结舌

    闭口结舌[ bì kǒu jié shé ]

    解释:闭着嘴不说话。犹言闭口藏舌。

    出处:《快心编初集》第一回:“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,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。”

  • 不声不响

    不声不响[ bù shēng bù xiǎng ]

    解释:指不说话;不出声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一:“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,那一定是失败者。”

  • 词不逮理

    词不逮理[ cí bù dài lǐ ]

    解释:词:言语,词句。逮:到;及。指说话、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、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。

    出处: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太常敬子任府君传》:“少孺(枚乘)速而未工,长卿(司马相如)工而未速,孟坚(班固)辞不逮理,平子(张衡)意不及文。”

  • 点手划脚

    点手划脚[ diǎn shǒu jí jiǎo ]

    解释: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。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,或轻率地指点、批评。

    出处: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,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,公人就一把擒住了。”

  • 杜口结舌

    杜口结舌[ dù kǒu jié shé ]

    解释:犹言杜口吞声。

    出处:汉·焦赣《易林·比之咸》:“杜口结舌,心中拂郁,去灾患生,莫所告冤。”

  • 杜口无言

    杜口无言[ dù kǒu wú yán ]

    解释:闭住嘴巴,不出一言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吉挹传》:“挹辞气慷慨,志在不辱,杖刃推戈,期之以陨,将吏持守,用不即毙,遂乃杜口无言,绝粒而死。”

  • 缄口结舌

    缄口结舌[ jiān kǒu jié shé ]

    解释:闭口不说话。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。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潜夫论》:“智士所以钳口结舌。”

  • 金人之缄

    金人之缄[ jīn rén zhī jiān ]

    解释: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。

   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古之慎言人也。”

  • 噤若寒蝉

    噤若寒蝉[ jìn ruò hán chán ]

    解释:噤:闭口不作声。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。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

  • 绝口不道

    绝口不道[ jué kǒu bù dào ]

    解释:指闭口不谈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吉为人深厚,不伐善,自曾孙遭遇,绝口不道前恩,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