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行动隐秘的成语

更新:
形容行动隐秘的成语:杯弓蛇影、杯中蛇影、拨草寻蛇、草蛇灰线、春蚓秋蛇、打草惊蛇、打蛇打七寸、斗折蛇行、飞鸟惊蛇、封豕长蛇、佛口蛇心、虎头蛇尾、画蛇添足、惊蛇入草、灵蛇之珠、龙头蛇尾、龙蛇混杂、龙蛇飞舞、牛鬼蛇神、强龙不压地头蛇、人心不足蛇吞…
  • 拨草寻蛇

    拨草寻蛇[ bō cǎo xún shé ]

    解释:比喻招惹恶人,自找麻烦。

    出处: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回生》:“咳,柳郎真信人也。亏杀你拨草寻蛇,亏杀你守株待兔。”

  • 春蚓秋蛇

    春蚓秋蛇[ chūn yǐn qiū shé ]

    解释:比喻字写得不好,弯弯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行之若萦春蚓,字字如绾秋蛇。”

  • 草蛇灰线

    草蛇灰线[ cǎo shé huī xiàn ]

    解释: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。

    出处:《花月痕》第五回回评:“写秋痕,采秋,则更用暗中之明,明中之暗……草蛇灰线,马迹蛛丝,隐于不言,细入无间。”

  • 打草惊蛇

    打草惊蛇[ dǎ cǎo jīng shé ]

    解释: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

    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

  • 打蛇打七寸

    打蛇打七寸[ dǎ shé dǎ qī cùn ]

    解释: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。

    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4回:“我也只愿得无事,落得‘河水不洗船’,但做事也要‘打蛇打七寸’才妙。”

  • 斗折蛇行

    斗折蛇行[ dǒu zhé shé xíng ]

    解释:斗折: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。像北斗星一样弯曲,像蛇一样曲折行进。形容道路曲折蜿蜒。

    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永州八记·小石潭记》:“漂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”

  • 飞鸟惊蛇

    飞鸟惊蛇[ fēi niǎo jīng shé ]

    解释:像飞鸟入林,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。形容草书自然流畅。

    出处:《法书苑》:“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,曾自题一联:‘飞鸟入林,惊蛇入草。’”

  • 封豕长蛇

    封豕长蛇[ fēng shǐ cháng shé ]

    解释:封:大;封豕:大猪;长蛇:大蛇。贪婪如大猪,残暴如大蛇。比喻贪暴者、侵略者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”

  • 佛口蛇心

    佛口蛇心[ fó kǒu shé xīn ]

    解释:比喻话虽说得好听,心肠却极狠毒。

    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诸佛出世,打劫杀人,祖师西来,吹风放火,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,天下衲僧自投笼槛。”

  • 虎头蛇尾

    虎头蛇尾[ hǔ tóu shé wěi ]

    解释:头大如虎,尾细如蛇。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,到后来劲头很小,有始无终。

    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敢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
  • 惊蛇入草

    惊蛇入草[ jīng shé rù cǎo ]

    解释: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。

    出处:《宣和书谱·草书七》:“若飞鸟出林,惊蛇入草。”

  • 灵蛇之珠

    灵蛇之珠[ líng shé zhī zhū ]

    解释:即隋珠。原比喻无价之宝。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
  • 龙蛇飞舞

    龙蛇飞舞[ lóng shé fēi wǔ ]

    解释: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八回:“闺臣听了,把神凝了一凝,只得打起精神,举起笔来,刷、刷、刷如龙蛇飞舞一般,一连写了几句。”

  • 龙头蛇尾

    龙头蛇尾[ lóng tóu shé wěi ]

    解释:比喻开头盛大,结尾衰减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0卷:“如在欧公文集序,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,恁地好了,到结束处,却只如此,盖不止龙头蛇尾矣。”

  • 牛鬼蛇神

    牛鬼蛇神[ niú guǐ shé shén ]

    解释:牛头的鬼,蛇身的神。原形容虚幻怪诞。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。

    出处:唐·李贺《李贺集序》:“鲸吸鳌掷,牛鬼蛇神,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