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行动隐秘的成语

更新:
形容行动隐秘的成语:杯弓蛇影、杯中蛇影、拨草寻蛇、草蛇灰线、春蚓秋蛇、打草惊蛇、打蛇打七寸、斗折蛇行、飞鸟惊蛇、封豕长蛇、佛口蛇心、虎头蛇尾、画蛇添足、惊蛇入草、灵蛇之珠、龙头蛇尾、龙蛇混杂、龙蛇飞舞、牛鬼蛇神、强龙不压地头蛇、人心不足蛇吞…
  • 强龙不压地头蛇

    强龙不压地头蛇[ 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 ]

    解释: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。

    出处:你也忒自重了,更不让我远乡之僧--也罢,这正是'强龙不压地头蛇'。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5回

  • 三蛇七鼠

    三蛇七鼠[ sān shé qī shǔ ]

    解释:比喻为害的东西多。

    出处:清·翟灏《通俗编·禽鱼》:“一亩之地,三蛇七鼠。”

  • 蛇头鼠眼

    蛇头鼠眼[ shé tóu shǔ yǎn ]

    解释:形容人的面相丑恶,心术不正。亦作“蛇眉鼠眼”。

    出处: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第三回:“忽听见门声一响,早有一个蛇头鼠眼,满脸胡须,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。”

  • 蛇蝎心肠

    蛇蝎心肠[ shé xiē xīn cháng ]

    解释:蝎:一种蜘蛛类的毒虫。形容心肠狠毒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便是蛇蝎心肠,不似恁般毒害。”

  • 岁在龙蛇

    岁在龙蛇[ suì zài lóng shé ]

    解释:岁,岁星;龙,指辰;蛇,指巳。后指命数当终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五年春,梦孔子告之曰:‘起,起,今年岁在辰,来年岁在巳。’既寤,以谶合之,知当命终,有顷寝疾。”李贤注:“北齐刘昼《高才不遇传》论玄曰‘辰为龙,巳为蛇,岁至龙蛇。贤人嗟,玄以谶合之’,盖谓此也。”

  • 虚与委蛇

    虚与委蛇[ xū yǔ wēi yí ]

    解释:虚:假;委蛇:随便应顺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

  • 一龙一蛇

    一龙一蛇[ yī lóng yī shé ]

    解释: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,或显或隐,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。

    出处:《管子·枢言》:“一龙一蛇,一日五化之谓周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一龙一蛇,与道翱翔,与时变化,夫岂守一节哉?”

  • 杯弓蛇影

    杯弓蛇影[ bēi gōng shé yǐng ]

    解释: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乐广传》记载有人作客饮酒,见酒杯里有条蛇,喝后吓得病了。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,他的病就好了。

  • 杯中蛇影

    杯中蛇影[ bēi zhōng shé yǐng ]

    解释:同“杯弓蛇影”。

    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鸟兽》:“杯中蛇影,自起猜疑;塞翁失马,难分祸福。龙驹凤雏,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;伏龙凤雏,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。”

  • 龙蛇混杂

    龙蛇混杂[ lóng shé hùn zá ]

    解释: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。

    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皂帛难分,龙蛇混杂。”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凡圣同居,龙蛇混杂。”

  • 笔走龙蛇

    笔走龙蛇[ bǐ zǒu lóng shé ]

    解释: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“时时只见龙蛇走,左盘右蹙旭惊电。”

  • 画蛇添足

    画蛇添足[ huà shé tiān zú ]

    解释:画蛇时给蛇添上脚。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不合适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蛇固无足,子安能,而外学其文,虽有贤师良友,若画脂镂冰,费日损功。”

  • 人心不足蛇吞象

    人心不足蛇吞象[ 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 ]

    解释: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

    出处: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”战国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

  • 一字长蛇阵

    一字长蛇阵[ 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 ]

    解释: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。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8回:“听的里面雷声高举,四七二十八门,一齐分开,变作一字长蛇之阵,便杀出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