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赞美僧人的成语

更新:
关于赞美僧人的成语:把素持斋、半路修行、鬓丝禅榻、吃四方饭、持斋把素、大喝一声、当头棒喝、遁入空门、遁迹空门、遁迹桑门、丰干饶舌、剪发被褐、剪发披缁、老僧入定、跑了和尚跑不了寺、披缁削发、清心寡欲、僧多粥少、神仙中人、生公说法、蜀鄙二僧、四…
  • 在家出家

    在家出家[ zài jiā chū jiā ]

    解释:指不出家当和尚,清心寡欲,在家修行。

    出处:《法苑珠林》卷一0七:“在家出家,平等而受。”

  • 祝发空门

    祝发空门[ zhù fā kōng mén ]

    解释:指削发出家为僧尼。

    出处:清·景星杓《山斋客谭·孙旭》:“耿逆平,旭未授官,忽祝发空门,日修禅诵以老。”

  • 半路出家

    半路出家[ bàn lù chū jiā ]

    解释: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从事另一工作。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。”

  • 半路修行

    半路修行[ bàn lù xiū xíng ]

    解释: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从事另一工作。

    出处:参见“半路出家”。

  • 遁迹空门

    遁迹空门[ dùn jì kōng mén ]

    解释: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同“遁入空门”。

    出处:《天雨花》第五回:“逼得我,此一身,走投无路,因此上,来披剃,遁迹空门。”

  • 遁迹桑门

    遁迹桑门[ dùn jì sāng mén ]

    解释:指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。桑门,即沙门。

    出处:清·钮琇《觚剩·树怪》:“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,遁迹桑门,结茅于微之黄山。”

  • 剪发披缁

    剪发披缁[ jiǎn fā pī zī ]

    解释:削发,身着僧尼服装。指出家为僧尼。亦作“剪发被褐”。

    出处: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妾便舍弃人事,剪发披缁,夙昔之愿。”

  • 生公说法

    生公说法[ shēng gōng shuō fǎ ]

    解释: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

    出处:《莲社高贤传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,群石皆点头。”

  • 有声有色

    有声有色[ yǒu shēng yǒu sè ]

    解释: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。

    出处:清·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卷一:“写月有声有色如此,后人复何着笔耶?”

  • 走投无路

    走投无路[ zǒu tóu wú lù ]

    解释:投:投奔。无路可走,已到绝境。比喻处境极困难,找不到出路。

    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淋的我走投无路,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鄷都?”

  • 披缁削发

    披缁削发[ pī zī xuē fà ]

    解释:缁:黑色僧衣。剃去头发披上僧衣。指出家为僧尼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何不舍离爱欲,披缁削发,就此出家。”

  • 蜀鄙二僧

    蜀鄙二僧[ shǔ bǐ èr sēng ]

    解释: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

    出处: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 《白鹤堂时文集》

  • 丰干饶舌

    丰干饶舌[ fēng gān ráo shé ]

    解释:丰干:唐代高僧,饶舌:多嘴,唠叨。丰干多嘴多舌。指不该说而说或不该管却管别人的事。比喻说的都是废话。

    出处:寒山复执闾丘公手,笑而答曰:‘丰干饶舌。’久而放之。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七

  • 托钵沿门

    托钵沿门[ tuō bō yán mén ]

    解释:钵:僧尼的食器。比喻挨家乞求施舍

    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昼则托钵沿门,夜则栖身檐下,盖不知几经日矣。”

  • 大喝一声

    大喝一声[ dà hè yī shēng ]

    解释:喝:大声喊叫。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回:“那旗人大喝一声道:‘滚你的吧!这里又没有谁给我借钱,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甚么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