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外形恐怖的成语

更新:
形容外形恐怖的成语:安身之地、白色恐怖、鄙于不屑、怖鸽获安、诚恐诚惶、诚惶诚恐、触目惊心、大惊失色、胆寒发竖、风声鹤唳、风起云涌、风雨交加、寒心酸鼻、寒毛卓竖、惶恐不安、魂不附体、尖嘴猴腮、惊天动地、惊心动魄、惊恐万状、惊慌失色、惊惶万状、…
  • 惊弓之鸟

    惊弓之鸟[ jīng gōng zhī niǎo ]

    解释: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。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;《晋书·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
  • 惊心动魄

    惊心动魄[ jīng xīng dòng pò ]

    解释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
    出处: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
  • 惊恐万状

    惊恐万状[ jīng kǒng wàn zhuàng ]

    解释:形容害怕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壮而莫支。”

  • 惊涛骇浪

    惊涛骇浪[ jīng tāo hài làng ]

    解释: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。

    出处:唐·田颖《玉山堂文集·海云楼记》:“人当既静之时,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,未尝不惕然。”

  • 惊天动地

    惊天动地[ jīng tiān dòng dì ]

    解释: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
   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冢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
  • 臼头深目

    臼头深目[ jiù tóu shēn mù ]

    解释:形容相貌丑陋。

    出处: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齐有妇人,极丑无双,号曰无盐女。其为人也,臼头深目,长壮大节。”

  • 面目狰狞

    面目狰狞[ miàn mù zhēng níng ]

    解释:狰狞:面目凶恶。形容面目凶狠可怕。亦作“面貌狰狞”、“狰狞面目”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九命奇冤》第13回:“另外还有两人……都是身材骄健,面目狰狞。”

  • 脑满肠肥

    脑满肠肥[ nǎo mǎn cháng féi ]

    解释:脑满:指肥头大耳;肠肥:指身体胖,肚子大。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,肥胖丑陋的形象。

    出处:《北齐书·琅邪王俨传》:“琅邪王年少,肠肥脑满,轻为举措。”

  • 提心吊胆

    提心吊胆[ tí xīn diào dǎn ]

    解释: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吊胆,告天许愿。”

  • 天翻地覆

    天翻地覆[ tiān fān dì fù ]

    解释:覆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。也形容闹得很凶。

    出处:唐·刘商《胡笳十八拍》六:“天翻地覆谁得知?如今正南看北斗。”

  • 天旋地转

    天旋地转[ tiān xuán dì zhuàn ]

    解释:天地转动。比喻重大的变化。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。

   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天旋地转回龙驭,到此踌躇不能去。”

  • 畏首畏尾

    畏首畏尾[ wèi shǒ wèi wěi ]

    解释:畏:怕,惧。前也怕,后也怕。比喻做事胆子小,顾虑多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”

  • 畏缩不前

    畏缩不前[ wèi suō bù qián ]

    解释: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

    出处: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唐介始弹张尧佐,谏官皆上疏,及弹文彦博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

  • 小心谨慎

    小心谨慎[ xiǎo xīn jǐn shèn ]

    解释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
  • 心惊胆战

    心惊胆战[ xīn jīng dǎn zhàn ]

    解释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
形容外形恐怖的词语(1个)

  • 敦煌变文1.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。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。王重民等所编《敦煌变文集》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。参见"变文"﹑"敦煌石室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