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在第二的四字成语

  • 大杖则走

    则走[ dà zhàng zé zǒu ]

    解释:杖:木棍;走:逃跑。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,他就逃走躲避,免陷父亲于不义。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。

    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舜之事父也,索而使之,未尝不在侧;求而杀之,未尝可得。小箠则待,大箠则走,以逃暴怒也。”

  • 掷杖成龙

    成龙[ zhì zhàng chéng lóng ]

    解释:后以之为典,借指还乡。

    出处: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,然后就跳进壶里去。第二天,费去拜访他,和他一起入壶,但见房屋华丽,酒菜也很好。费于是向老翁学道,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,投杖于葛陂,变成一条龙。

  • 束杖理民

    理民[ shù zhàng lǐ mín ]

    解释: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。形容为官宽仁爱民。束杖,收起刑具。

    出处: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八:“有刑罚徒流绞斩,吊拷絣把。设而不用,束杖理民宽雅。”

  • 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

    则受,大则走[ 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 ]

    解释: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

    出处: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 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

  • 竹杖芒鞵

    芒鞵[ zhú zhàng máng xié ]

    解释:鞵:鞋。穿着草鞋,拿着竹杖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定风波》:“竹杖芒鞵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

  • 笞杖徒流

    徒流[ chī zhàng tú liú ]

    解释:笞:鞭打;杖:棒打;徒:徒刑;流:流放。指古代的四种刑罚

    出处:元·乔孟符《金钱记》第三折:“本是些风花雪月,都做了笞杖徒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