佊

复制

ㄅ一ˇ

亻部共7画U+4f4a
部首
亻部
笔画
7画
五笔
WHCY
繁体
部首笔画
2
部外笔画
5
结构
左右结构
仓颉
ODHE
郑码
NXI
四角
24247
统一码
4F4A
笔顺
撇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捺
更新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bǐ(ㄅ一ˇ)

⒈  邪,不正。

⒉  古同“”。

统一码

佊字UNICODE编码U+4F4A,10进制: 20298,UTF-32: 00004F4A,UTF-8: E4 BD 8A。

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造字法

形声:从亻、皮声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〈形〉

邪,不正 [evil]

今人呼邪人为佊子,俗误书痞。——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释言》

康熙字典解释

佊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甫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補靡切《正韻》補委切,音彼。《埤蒼》邪也。

《正韻》兵媚切,音祕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