佝

复制

gōuㄍㄡkòuㄎㄡˋ

亻部共7画U+4f5d
部首
亻部
笔画
7画
五笔
WQKG
繁体
部首笔画
2
部外笔画
5
结构
左右结构
仓颉
OPR
郑码
NRJ
四角
27220
电码
0166
区位
5694
统一码
4F5D
笔顺
撇、竖、撇、横折、竖、横折、横
更新

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gōu(ㄍㄡ)

⒈  〔佝偻〕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、磷代谢障碍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。俗称“小儿软骨病”。

其他字义

kòu(ㄎㄡˋ)

⒈  〔佝瞀〕昏味无知。

统一码

佝字UNICODE编码U+4F5D,10进制: 20317,UTF-32: 00004F5D,UTF-8: E4 BD 9D。

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汉英互译

rickets

造字法

形声:从亻、句声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gōu

〈名〉

(1) 佝偻 [rickets]

佝,病偻。——《集韵》

(2) 又如:佝偻病

康熙字典解释

佝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呼漏切《集韻》許切,音吼。短極醜貌。

《集韻》丘切,音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與拘同。詳拘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佝【卷八】【人部】

務也。从人句聲。苦候切

(佝)佝瞀也。各本作務也二字。小徐作覆也。皆誤。今正。佝瞀也三字爲句。佝音寇。瞀音茂。㬪韵字。二字多有或體。子部?下作?瞀。荀卿儒效作溝瞀。漢五行志作區霿。又作傋霿。楚辭九辨作怐愗。玉篇引作佝愗。應劭注漢書作?霿。郭景純注山海經作穀瞀。其音同。其義皆謂愚蒙也。山海經注穀字葢有誤。从人。句聲。苦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