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河奔井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tóu hé bēn jǐng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指投水自杀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动不动神头鬼脸,投河奔井,拽巷逻街,张舌骗口,花言巧语,指皂为白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• 近义词

    投河觅井寻死觅活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女性

投河奔井相关查询

投河奔井成语接龙

  1. 井中视星: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浅,见识狭隘。
  2. 井底之蛙: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狭窄的人。
  3. 井井有条: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。
  4. 井臼亲操:井:汲水;臼:舂米。指亲自操作家务。
  5. 井然有序:井然:整齐不乱的样子。序:次序。整整齐齐,次序分明,条理清楚。
  6. 井蛙之见: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。
  7. 井蛙醯鸡:醯鸡:昆虫名,即蠛蠓,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。比喻眼界不广,见识浅薄。
  8. 井渫不食:指井虽浚治,洁净清澈,但不被饮用。比喻洁身自持,而不为人所知。
  9. 井渫莫食:比喻洁身自持,而不为人所知。同“井渫不食”。
  10. 井底蛤蟆:指井底的癞蛤蟆,比喻没有见识的人。
  11. 井底鸣蛙:指井中之蛙。
  12. 井底虾蟆:即井蛙。
  13. 井管拘墟:比喻浅陋、片面的见识。
  14. 井井有法:有条理、有法度。
  15. 井井有方:形容有条理有办法。
  16. 井井有序:有条理,有秩序。
  17. 井井有绪:有条理,有秩序。同“井井有序”。
  18. 井然有条:犹言井井有条。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。
  19. 井中求火:在水井里去寻求火。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,根本达不到目的。
  20. 井底虾蟇:即井蛙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妾閲人多矣,皆是井底蝦蟇,未有中原麟鳳。”
  21. 井臼躬操:井:汲水;臼:舂米;躬:亲自;操:从事。指亲自操持家务
  22. 井底银瓶:银瓶:银制汲水器。银瓶掉到井底。比喻前功尽弃
  23. 井井有理:井井:形容整齐有条理;理:事理。形容做事条理分明,丝毫不乱

投河奔井的意思指投水自杀。

投河奔井类似的成语

  • 担雪塞井

    担雪塞井[ dān xuě sāi jǐng ]

    解释: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
    出处:唐·顾况《行路难诗》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食。”

  • 丁公凿井

    丁公凿井[ dīng gōng záo jǐng ]

    解释: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“俗传言曰,丁公凿井,得一人于井中。夫人生于人,非生于土也。”

  • 担雪填井

    担雪填井[ dān xuě tián jǐng ]

    解释: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
    出处:《五灯会元·智海平禅师法嗣·净因继成禅师》:“大似担雪填井,傍若无人。”

  • 金瓶落井

    金瓶落井[ jīn píng luò jǐng ]

    解释:金瓶掉落井底。比喻一去再无音讯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寄远十二首》第八首:“金瓶落井无消息,令人行叹复坐思。”

  • 神头鬼脸

    神头鬼脸[ shén tóu guǐ liǎn ]

    解释:①形容不愉快的脸色。②喻蓬头乱发,不加修饰。

    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硬鼻凹寒森森扫下雪来,冷脸似冬凌块,夕斗毛齐眼睛向下排,则是个敲人脑的活妖怪,动不动神头鬼脸,投河奔井。”

  • 拽巷逻街

    拽巷逻街[ zhuài xiàng luó jiē ]

    解释:指大声呼叫,惊动街坊。

    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动不动神头鬼脸,投河奔井,拽巷逻街,张舌骗口。”

  • 指皂为白

    指皂为白[ zhǐ zào wéi bái ]

    解释:谓混淆黑白,颠倒是非。

    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动不动神头鬼脸,投河奔井,拽巷逻街,张舌骗口,花言巧语,指皂为白。”

  • 逃灾避难

    逃灾避难[ táo zāi bì nàn ]

    解释:避:躲开。逃脱灾害侵袭,避免罹难之祸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似这等逃灾避难,倒不如奔井投河。”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