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耻且格
  • 拼   音

    [ yǒu chǐ qiě gé ]
  • 释   义

    指人有知耻之心,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。

  • 出   处

    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  • 例   句

    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,惩一儆百,辟以止辟是也;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,有耻且格是也。★清·魏源《军储篇一》

  • 用   法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  • 繁   体

    有恥且格

有耻且格相关查询

有耻且格成语接龙

  1. 格不相入:犹言格格不入。形容彼此不协调,不相容。
  2. 格高意远:指文章的格调高雅,含意深远。
  3. 格古通今:穷究古代,通晓当代。指学富识广。
  4. 格杀弗论: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同“格杀勿论”。
  5. 格格不吐:指有所格碍,不能尽情论述。
  6. 格物穷理:穷究事物的道理。
  7. 格于成例: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。表示不能达到目的。
  8. 格格不入:格格:阻碍,隔阂。形容彼此不协调,不相容。
  9. 格杀不论:格:打;格杀:打死;不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
  10. 格杀勿论:格:打;格杀:打死;勿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
  11. 格物致知:格:推究;致:求得。穷究事物原理,从而获得知识。
  12. 格杀无论: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同“格杀勿论”。
  13. 格格不纳:指难以接受。
  14. 格天彻地:格:感通;彻:贯通,深透。感天动地

有耻且格的意思指人有知耻之心,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。

有耻且格类似的成语

  • 别开一格

    别开一格[ bié kāi yí gé ]

    解释: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。

    出处:陈春华《丙午萍醴起义记》:“是役事迹,冯自由同志之《开国前革命史》已将大略记录,故本篇别开一格。将当日香港《中国日报》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,详细排叙,不厌求详。”

  • 导德齐礼

    导德齐礼[ dǎo dé qí lǐ ]

    解释:指用道德诱导,用礼教整顿,让百姓归服。

    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  • 聊备一格

    聊备一格[ liáo bèi yī gé ]

    解释: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。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。

    出处: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,非赏其工也,聊备一格而已。”

  • 三等九格

    三等九格[ sān děng jiǔ gé ]

    解释:犹三六九等。指等级和类别多,有种种差别。

    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孟玉楼道:‘娘,不是这等说,李大姐倒也罢了,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。’”

  • 形禁势格

    形禁势格[ xíng jìn shì gé ]

    解释: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,事情难于进行。同“形格势禁”。

    出处: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·观衅》:“逆亮自知形禁势格,巢穴迥遥,恐狂谋无成而窜身无所。”

  • 有耻且格

    有耻且格[ yǒu chǐ qiě gé ]

    解释:指人有知耻之心,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。

    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  • 自成一格

    自成一格[ zì chéng yī gé ]

    解释: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
    出处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白香山诗》:“香山于古诗律诗中,又多创体,自成一格。”

  • 晓之以理

    晓之以理[ xiǎo zhī yǐ lǐ  ]

    解释:用道理说服对方。

    出处:孔子《论语》诱之以利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胁之以威,授之以渔,绳之以法,导之以行,勉之以恒,持之以恒,学之以恒,行之以德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
  • 哀哀父母

    哀哀父母[ āi āi fù mǔ ]

    解释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

  • 哀梨蒸食

    哀梨蒸食[ āi lí zhēng shí ]

    解释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

相关推荐